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实施细则
课程设计是课程学习后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和课程实验的综合和补充,是学完一门课后应用本课知识及以前的知识积累而进行的综合性、开放性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的与要求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融会贯通本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完成一个较完整的设计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
二、时间安排
根据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每个课程设计安排时间1~3周,在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基本完成或完成之后进行。
三、指导教师
由担任本课程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老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具体负责课程设计的任务布置、指导及成绩评定。
四、选题要求
1、选题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包含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并注意选题的综合性;
2、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题;
3、题目成果应具有相对完整功能;
4、注意选题的先进性。
五、步骤与要求
1、鼓励多个选题;
2、拟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3、设计任务;设计方案论证;测试结果;结果分析;程序清单;硬件原理图等。考查设计报告撰写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对基础理论与实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论证;通过图表、数据、程序、实验结果等说明。
4、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报告书是课程设计工作的整理和总结,最后列出参考资料。
5、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应尽可能规范,易读易懂,说明问题;学生自己排版、打印全部课程设计报告书内容;学生要按指定时间上交课程设计报告书。
六、成果
课程设计报告书,字数不少于3000字。
七、成绩评定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及课程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定。
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6月20日
附: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
1.设计的目的
2.设计方案论证(设计思路)
3.程序说明或硬件原理图
4.测试结果与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5篇以上)
要求:
全部打印在A4纸(见附件),各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文字小四号宋体,程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数3000字以上。
严禁抄袭,如有雷同者,均按不及格论处。